练了瑜伽后的恐怖经历,最大的骗局就是瑜伽培训

舞惊人 2022-12-20

子玉老师

故事的一面

我叫子玉,这几年在练瑜伽,而今年我想,把本市的瑜伽馆大体走一遍吧。

我一直都是男的。

听到上面这条信息,有瑜伽馆回应说,哦不好意思先生,我们这儿只限女宾的。然后我就熟练地说没关系。

练了瑜伽后的恐怖经历

走进课室,时不时会遇到一两个女会员的目光,内涵相当深刻。“今天怎么来了个男的,吓我一跳。”身后刚进门的阿姨说。或者当你出现在前台,人家几个员工老师和会员正聊得热乎,若干双眼睛忽然先后转过视线,几乎是男生错进女更衣室的既视感。只差一声尖叫。

练了瑜伽后的恐怖经历

对于练习者来说,瑜伽老师这个群体的“画像”是清晰的,年轻、苗条、说话温柔,举止优雅……接触多了,看到不同教培体系的烙印,又会觉得她们之间的差别,远比看上去大。

跟着朋友体验过瑜伽的各种姿势。一开始跟着朋友做的时候,感觉身体到处都会疼,觉得那些动作太可怕了,完全就是自虐的一种套路。后来练习的多了,会觉得全身特别舒畅,有一种完全“伸展”开来的感觉。现在感觉瑜伽是锻炼身体的。

据说瑜伽圈是“追老师”的,老师是不是“好”挺影响用户体验的吧,不过我现在认为,只要老师没有特别“糟”,一堂瑜伽课也就可以接受了。瑜伽天然是一种“自主学习”,最大的骗局就是瑜伽培训,我们在应试教育体系里要付出很多代价才能争取到的玩意儿,这里上来就有,意识到这一点我很开心。很多老师都会提示,关注当下你自己的身体、呼吸和内在体验,就挺好了。

也有例外,比如用心肺复苏似的手法猛压学员下腰背,听到我不愿再次享受这冲击时,老师嘟囔着“都这样按没问题的”走开了,然后我赶紧戴上眼镜闪人。还有在仰卧扭转练习环节,老师上面搬着你的一条腿,下面踢着你的另一条腿,像我们农村人捆玉米秸那样处理着一些物件,试图让你转得更深一点。尊重他人,幼儿园就学过的,何须上升到伦理或哲学。

“调整”确实是瑜伽教学中特别“新”的事物,到底可不可以“下手”,说法各异,而我觉得更有意义的问题是,从哪里作为思考的出发点。如果是基于老师有能力看到学员个体的问题,给出某种非侵略性、激发灵感的提示,为什么不呢?轻柔的力道一发即逝,却已经让人在安全范围内经历了一场本体感受的冒险。如果是老师基于某种理论、派系或图谱,试图将学员“镶嵌”进一个模式里,削足适履早晚会发生,伤害早晚会发生的。

伤害的确在发生,我在社交媒体上做过一点搜集整理,轻微的严重的,一个月几十条(当然没说的不算),基本是在课堂上导致,都没有引起什么广泛关注,受伤者只是在门可罗雀的网络树洞里说一两句。其实在他们的真实生活中,可能意味着几个月的痛苦和不便。很难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字,不过只要稍加关注,就会意识到情况比想象中严重。

在身体运动方面毫无天赋的我,很羡慕能把动作玩到轻灵飘逸、收放自如的人。对“练身体”的非议,瑜伽传统中早存在了,我觉得问题在于,若能以一种审慎(即科学)的态度练出“三好”的身体——好受、好用、好看,怎么不是一桩美事呢。遗憾的是,瑜伽在一些课堂被退化为一种粗糙而危险的拉伸、扭转、弯曲练习,事实上会员走进瑜伽馆的目的,主流仍是想要个“三好”,而不是冒着风险成为不专业的表演者。

物理老师教授物理知识,数学老师教授数学知识,而瑜伽老师教授的是什么呢?起身离开不同的课堂,我有时惊讶于这个答案的多样性。

看一位网友分享自己的练习说:

“瑜伽老师跟我说,让我卷尾骨。我卷了,然后就驼背了。老师说挺胸,结果我一挺肋骨又顶出去了。她又让我收胸骨,结果我一收就变驼背了。她又让我挺胸,我一挺肋骨又突出去了。我一节课就这么收完肚子变驼背,挺起胸来肋骨突出,再收肚子……折腾来折腾去。好累。”

初学者容易有跟不上的情况,我也体验过捡起一样丢掉一样的囧,而老师有责任引导我们跳出无意义的循环,找到一个循序渐进的起点,否则教授的内容是困惑,和一个再也不来的理由。

那么到底该叫“瑜伽老师”还是“瑜伽教练”呢?见过一些讨论。前者听起来,是个有智慧的引导者;后者听起来,是个懂技术的服务者,于是老师角色的一个分裂从中产生——我是教育工作者,还是服务行业人员?

可怕的是,如果一个人成为学生的控制者乃至拥有者,腐败行为几乎一定会发生。从大众传播领域来到瑜伽行业,我发现这个事情上没有一毛钱特别。时间会给受害者公正,会给施害者耳光,因为知识本就是用以打破更多界限,而不是用来建立个人特权的,而时间也从未允许那种特权存在。

对于教授者和学习者,这都是一个决定性的选择。我已经有了自己的选项,你呢?

补充一点,“商业化”这个词有时候在行业里被污名化了,用以指代“只图捞钱没有对等服务”。不知道哪个学派是这样定义“商业”的。是不是有更恰当的词汇,比如……

不久前听一位美国老师说,某瑜伽机构开过一个特别工作坊,每人收7000美元,教你像瑜伽经中说的那样漂浮。练习内容是原地跳跃,当然你间断性地漂浮了,要想持续保持,必须勤加练习。有学员似有所悟,但是人家不退费,怪你自己没练好。

这叫啥来着?

故事的另一面

前面的糗事是为自己讳,远远没有抖落完。一次卧姿身体扫描练习中,老师的引导词在朦胧中越来越远,等起身之后,旁边的女生凑过来说,天啊,你最近工作很累吧?呼噜声好大。

我不知羞耻地笑了一下,因为瑜伽课堂有个特别好的氛围,小睡了一下总比失眠好。不同体系有各种“躺”,其中很多都太舒服了,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,失去了婴儿怎么动都合乎自然的能力,动作舒缓同时在安全范围内创意百出的身体姿态,每天都在打开一些新的自我认知维度。

这个过程中,很多成见悄悄地瓦解着。人们普遍认为女性更“适合”练瑜伽,可是在一节课的战士二式环节,我发现前面一排女生平举的胳膊,七七八八都是手肘超伸,回看一下自己的手肘想超伸都难,于是想到每个人都在自我完善的路上有不同的功课,忽然产生一种“理得而后心安”的宽慰。另一个课堂的四柱支撑练习中,感觉老师的视线朝唯一的男生这边停留了一下,轻轻地说:“男生的力量还是好一点。”激动得好想立即跳起来,握住那位男老师的手,摆一个井冈山会师的造型啊!

练瑜伽拉筋能增强腰骨和关节的柔韧性,有一定好处。但有些年轻人的骨骼正处于发育阶段,练瑜伽有很大的受伤风险,可能对骨骼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,练习不当更容易造成损伤并留下后遗症。练瑜伽带来的副作用2 近年来,瑜伽以。

吊床上的头倒立,老师一说就会了,比墙绳上做舒服,“丝般柔滑”,舒服得人脸都要红起来了。另外瑜伽球比瑜伽轮躺上去舒服,乍一听纯属废话,其实躺一躺会知道,那分别意味着很多练习是值得反思的。

这个自主学习中“革旧维新”的过程,你会发现连自己的笑点都在变化。比如学一点解剖学会发现,收紧肛门的括约肌有两层,人感知到便意时,占收紧肛门力量80%的内侧肌肉就自动松弛,受我们意识控制的是外侧肌肉和耻骨直肠肌,也就是说,单从括约肌的角度看,我们有了便意就已经开始“排便”了……这个笑话是不是比较冷?

另一方面,初学者容易觉得瑜伽老师在“用废话填空”:“让我们闭上眼睛,用上眼皮包裹住眼球。”类似“吸气,呼气,感受空气在鼻腔流动”,有了点练习经验的人就笑不出来了——通过轻柔而专注地观察身体感受,先让那些习以为常的简单动作变得陌生,是锻炼细微觉察能力的主干道,前方通往静心、反思和自我完善,是更好一点点的自己。这条路上不分男女,不问阶级。笑话被毁了是吧。

特别是对面临较大压力的庞大人群而言,“和自己待一会儿”是陌生的体验,更是难得的体验。有本领引导这类体验的老师,何愁自己提供的服务没有价值、没有市场?

去年八月十日开始练瑜伽,快八个月了体重没有任何下降。每次练瑜伽时,我便是一只丑小鸭,总是默默地把垫子放在大厅的某个角落,生怕我那极不标准的体式一不小心被教练拍到,影响了整体学员的形象。早就听说过瑜伽轻断食疗法。

这简直是个卖方市场。

再补充一点,常有课后喝茶的时候,馆主或老师对我说,呦您练得不错哦,肩颈的状况还好哦——虽然知道不能太当真,就像你听女装店老板说,靓女这件衣服你穿起来很合身哦,显瘦哦——其实我要说的是,见到了好些懂得专业价值,坚持了挺长时间,有着长远目标,热情友善的瑜伽从业者,在他们身上,你可以看到“宁静致远”的力量。

立体的故事

上述的两个面,都是真实的。正如我们仰头看到月亮,皎洁的一面是真的,阳光没有照到的那一面也确切存在着。

因此所谓“真实”,在我看来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都不是“完满”,而是对“不完满”的诚实认知,还有在此之上,朝着“完满”做出的一点一滴超越自己的努力。

或许细心的你已经留意到,这是一个晚来的新号,“108”是小伙伴们和我选择的一个数字,它在中国和印度都是特别的,东方文化中给予它“完满”的寓意。

1、建议成年后再练习瑜伽,小孩骨骼发育正关键,练习瑜伽可能会有些影响发育,因为过度拉伸透支了身体机能,违背人体发育从而长不高。2、做任何一个体式都别过度强迫身体,做瑜伽应该是感受到一定压力而舒服的,但过度就容易受。

未来,我们期望以有限的力量,为瑜伽这个引导人自主学习、自我完善的方法体系,献上多一点推动力。

立足真实,朝向完满。

如,找厕所的梦是尿急这种客观事物的刺激产生的错觉引起的,寒夜薄被时由于整夜反复受到冷的刺激引起的,等等。你练瑜伽的强度太大后容易引起心悸或者心慌,睡眠时就会做噩梦,心悸是一种身体健康的人也经常发生的心血管病的。

立足于有价值的传递和链接,包括人与人的,传统与科学的。

“瑜伽的大休息式是我此生最爱的运动,整个人苏糊到摊掉。”正如这样素昧平生的网友,可以如无声细流般,从瑜伽中有所收获,让瑜伽在更多人的生活中,有个立足之地。

下一篇: 瑜伽修行者是什么意思,真正的瑜伽修行者
上一篇: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巴巴吉,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尤迦南达
相关文章
返回顶部